我校落实新课改的具体做法

  • 发布时间:2009-10-28 17:18
  • 作者:
  • 浏览量:4053

我校落实新课改的具体做法

一、关于课程: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其中选修又分为选修Ⅰ(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选修Ⅱ(校本课程)

我校的做法:

l.严格按规定开设必修和选修Ⅰ

2.对于必修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我校有专职教师和专用教室,在高一、高二每班每周课时数为1节;

3.对于必修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我校开设如下:

(1) 研究性学习:我校学生在高一、高二(上)每一学期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每个课题5个学分,三年共计15学分。

(2)社区服务:我校组织学生志愿者活动,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走进社区,三年共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个学分。

(3)社会实践:我校每学年每个年级进行社会实践1周,获得2个学分,内容高一为军训、高二为文明执勤周、高三是进行社会调查。

4.选修的课程内容包括:高一、高二开设的选修课、四个100、四个节。

(我校近三年开设选修课100门,其中语文9、数学16、英语16、物理11、化学4、生物3、政治5、历史7、地理4、音乐3、信息9、体育10、美术3

二、关于评价:

新课程要求实行学分制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我校的做法是:

l   学分制评价:

(1)、出台了《雨花台中学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规范学分制的操作过程。规定模块学分的取得取决于模块成绩,而模块成绩评价=模块学习过程表现(占40%+模块终结评价(占60%

  (2)模块学习习过程表现(占40%),过程评价必须合格即达24分以上。包括①出勤10分② 课堂表现10分。③作业10分。④平时测验(10分):

  (3)模块终结评价(占60%)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以折合为满分100分为标准,取平均分乘以60%,得出模块终结评价得分。

  (4)在学分认定的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反馈过程表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以年级部为单位,每个年级部每周出一份学生过程表现周报表,每月一份月报表,进行通报和公示。所有通报和公示的内容均由学生签字确认,作为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5)因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而未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补考,及格后方可获得学分。补考仍不及格者可在1个月后申请第2次补考,及格后方可获得学分。2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6)严格程序。体现学分认定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在一个课程(模块)修习完成之后,即着手进行评定工作?基本流程为:

         a组织和辅导学生填写《学生修习课程(模块)学分评定申请表》;

         b学生向班班主任递交申请表;

         c年级部主任组织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申请逐人逐项进行审议,对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和考试情   况作出简要评价,签署意见(分别为:取得学分?补考?重修);

        d将申请表提交学分评定工作组,工作组进行审核,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签署意见(同意?个别特殊情况需进一步评审的,可按评审程序返还重评);

        e将申请表上交课程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

2  综合素质评价:

我校有《雨花台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综合素质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评价结果为合格与不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评价结果为ABCD四个等第。操作时将评价指标导入教务软件,每学期生成一份评价表,高三毕业生成一份综合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