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党章学习问答(61-70)

  • 发布时间:2007-06-19 14:18
  • 作者:系统管理员
  • 浏览量:6254

党章学习问答(61-70)

      61、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为什么要派人同申请人谈话?


      党章规定,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考察,有助于防止产生偏差,保持审批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党组织和申请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申请人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62、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哪些主要程序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根据这些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以下主要程序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一)申请人入党的人,自愿提出入党申请。入党申请,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经党小组推荐,支委会研究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四)对拟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并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
      (五)党支部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有关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并征得上级党组织的同意,列为发展对象。
      (六)发展对象参加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并进行考察。
      (七)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八)党支部委员会讨论审查后,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并做出决议,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九)上级党组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进行考察。
      (十)上级党组织审批。
      (十一)发展对象被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十二)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向党组织提交书面转正申请。经过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后,转为正式党员。


      63、为什么规定发展党员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的职责是什么?


      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这主要是为了党组织能更好地了解申请入党者的情况,加强对其教育、培养和考察,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同时,由两名正式党员介绍,还可避免单个党员可能产生的偏见,保证党组织对被介绍人考察更加全面、客观。
      入党介绍人可由申请入党的人自己邀请,也可由党组织推荐,一般应由培养联系人担任。预备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或者在民主评议中要求限期改正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的职责主要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以及家庭成员和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帮助其他提高觉悟,使其尽快具备党员条件,并将其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被介绍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入党介绍人要继续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帮助,帮助预备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应该在思想上入党。


      64、为什么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党旗是党的象征和标志,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党员对党表示自愿承担政治责任的决心。
      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的好形式,也是党员自我教育的过程,表现了入党的庄重性、严肃性。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入党的同志牢记党对自己的要求,增强党性观念,终生牢记自己的誓言,提高政治责任感,在实践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从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65、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党章第六条规定的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誓词高度概括了党对党员的要求,也概括了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并具有党规党法的性质,对每个党员都具有约束力。预备党员宣誓以后,就要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自己的誓言,不断提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66、为什么要规定党员的预备期?预备期从什么时候算起?


      党章第七条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对党员规定预备期,主要是对预备党员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在入党前,已经经过党组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教育。预备期则是要继续考察新入党的同志在党内生活的实践中能否真正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在群众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是通过新入党的同志在党内生活的实践中进行的。在预备期间内党组织不仅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分配他们做一定的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通过党组织的教育,使预备党员进一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提高对党和党的事业的认识,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熟悉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认真执行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促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打下基础。
      按照党内有关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申请入党的人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67、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与正式党员有什么不同?


      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中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68、什么是党员的党龄?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


      党员的党龄,是指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实际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说,只有正式党员才有党龄。按照党章规定,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69、为什么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党章规定,"每个党中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建党原则。因此,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参加一个组织,就是编入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为这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的一员,参加这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的组织生活,接受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如果党员不参加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的组织生活,那么,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就成了空话,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对党员的监督也难以实行。
      对党员来说,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可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取得党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得到锻炼,增强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可以在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下,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对党的组织来说,通过组织生活,可以广泛吸收党员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遵守纪律;可以经过讨论和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巩固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我们党内,所有党员,在履行党员义务和享受党员权利方面都是一样的。由于工作需要,有的党员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但是,不论是否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职务的高低,只是分工的不同,所负的领导责任有区别,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因此,所有党员,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都要毫不例外地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有的党员担任领导职务后,参加了领导机构的工作、学习和会议等活动,就认为这是参加了党的组织生活,不再参加或很少参加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这是不对的。领导机构的工作、学习和会议等活动,固然是党的组织生活的一部分,但不能代替党的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因为党的支部、小组是基层组织,同党外群众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只有参加党的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才能直接听到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批评,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保持同党内外群众的密切联系。有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由于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容易产生特殊化的思想,脱离党内外群众,有的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我党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沉痛教训的。所以,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来说,参加党的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对于防止和克服特殊化的倾向,保持普通党员的身份,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70、对要求退党的党员如何处理?


      党章规定,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党员如果改变了自己的信仰,或由于其他原因,不愿继续做一个共产党员,可以要求退党。但在要求退党时应向所在党组织提出申请,而不能通过大众传媒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党组织在收到党员退党申请后,要弄清楚党员提出退党的原因,不能简单从事。如果党员要求退党是因为共产主义信念的根本动摇和改变,或厌恶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不愿再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或丧失了革命意志,不愿再履行党员义务,那么,就应该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但有的党员要求退党,是因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对某党组织和领导人有意见,或本人遭到打击报复,不能正确对待,一时思想冲动、认识模糊而提出退党的。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应把党员提出退党的原因和情况搞清楚,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或者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帮助,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或严肃查处那些搞打击报复的人。对经过教育帮助,提高了认识,诚恳地检查了自己的错误,确有改正表现,并请求继续留在党内的同志,党组织可以同意他的请求,将其留在党内继续教育,帮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如果经过教育帮助,本人仍坚持要求退党,那么,党组织则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不要硬性挽留;预备党员要求退党,应同正式党员退党一样,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而不能按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处理。因为其提出退党要求是出自本人的自愿,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是党组织认为人不具备党员条件而决定的,两者性质不同。对犯有严重错误以至有危害党的行为需要开除出党的党员,尽管本人提出退党,但不能按退党处理,而应按照党的纪律开除其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