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方净土
雨花台中学高一8班翟洁指导老师 张建杰
在这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里,某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一个看着盗版碟度日的人应当是没有资格谈论“打击盗版”这样一个严肃问题的吧。很庆幸我因为不看碟所以没有看过盗版碟;因为没有时间驻足街边的小书店所以没有买过盗版书,所以应当由资格开始这个现实而沉重的话题:版权问题。
其实文化领域一向处于丢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混沌状态。今天某作家出了一本书,明天就有“热心读者”指出该书抄袭了西方某作家的书。对于歌手这一现象则更加普遍。盗版抄袭之风越吹越猛,读者、观众的眼里也就被吹进了沙子,被蒙蔽了双眼。
如是看来,盗版是个坏东西,一方面被抄袭者承受着被他人攫取的郁闷,另一方面读者处于被欺骗的地位——曾经心目中的偶像形象轰然倒塌,心中的失落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盗取他人版权的人本身也是受害者——一旦事情败露,昔日的光环将一去不复返。
盗版不忠。艺术的殿堂时庄严而神圣的。每一个作者都是一个满心赤诚的朝觐者,觊觎者妄图通过抄近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缀满宝石的王位,爬得越快,摔得的越重。盗版是对艺术的不忠诚。
盗版不仁。子曰:“仁者,爱人也。”爱对手,是世间最宽广的爱。瞟窃得伎俩不是夫子的作为。盗版,无论对人对己,都极不负责任。
盗版不义。文艺工作者的一切付出都是为了观众,通过借用他人的作品冠之以自己的包装博得群众好感的人,历史的检验终会将他抛弃。盗版是对读者的不仗义。
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仁义的本质,盗版可谓罪孽深重。
瞟窃他人作品的人固然可恨,但作为版权所有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记得某段时间令国人忿忿不平的韩国人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收归门下一事,归根到底也是个版权所有者究竟是谁的问题,只不过事情上升到了国家利益与荣誉的高度,就不再像小学生抄作业那么简单了,就在我们搬出屈原、龙舟和粽子甚至开始捋袖子准备吵他个人仰马翻的时候,人家不温不火的来一句,谁让你们没有版权意识?也对,一个国家对待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尚且缺乏保护意识,又怎能怨抄着同桌作业、看着盗版碟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呢?
盗版之风吹遍了华夏大地,所及之处,无不野火恣睢。
我们相信,会有一泓清泉将这场大火扑灭;那些被焚化的青草会茁壮的发芽。
当小孩子一心一意的写着他的作业,不致到抄袭为何物;
当寂寞的作家面对他人的作品只会发出圣洁的礼赞;
当盗版影碟被唾弃后丢进了垃圾箱;
当再次遭遇“端午事件”我们能报以善意的微笑……
当我们的头脑真正的从利益的诱惑下解放,我们的心灵真正意识到了盗版的丑恶与斑驳……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真正言论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那片纯净的土地……
让我们共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