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简讯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 2 期
(高中部)
一、工作回顾:
(一)常规与活动类:
1、
2.
3.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也为了学校能在高位平台上的可持续发展,经过雨花台中学和美中教育基金会的多方努力,“美国大学CNI国际班”拟在雨花台中学正式设立。
4. 丁翠萍、陆宜军两位老师撰写的教学案例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优秀教学案例评比,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特此祝贺。
5. 本月推磨听课按计划正常开展,开课、听课情况良好,希望继续保持。
(二)会议类:
全校:
1.召开了雨花台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考务会。
本次考试考务工作培训会的顺利召开必将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提供有力的保障。
2.组织召开了雨花台区“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研讨会 。
3.承办南京市08高考方案政策微调培训会议。
4.承办南京市高三一模反馈大会。
高一年级部:
1.
2.
3. 每周三中午,定时定点召开年级部管委会例会和班主任例会。
4. 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选科分班工作,并就此项进行前期调研。
高二年级部:
1.
2.组织了年级部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的质量分析。
3. 召开了高二学生家长会.
4.
5.组织召开了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第三次模拟质量分析会.
6. 每周三中午,定时定点召开年级部管委会例会和班主任例会。
高三年级部:
1.组织召开了体检工作会议和一模考务会。
2.组织召开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会。
3. 每周一中午,定时定点召开年级部管委会例会和班主任例会。
(三)考试类:
1. 3月13---14日,组织高二年级部参加南京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
2.
3.
4.
5. 3月28 --29日,组织高三英语口语等级测试。
(四)教研组动态:
1. 南京市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谈颖开设Module 7, Unit 4 Reading(1)阅读课,深入浅出、收放自如。特色是:(1)、淬炼生活。以金融危机和房价为切入点,让学生制作“直播南京英语新闻”和“乘地铁、商谈买地铁沿线新房”的录像,展现Daily Report。(2)、让课件留白。用尽量少的图片做尽量多的事,紧扣文本,巧妙衔接。(3)、挖掘文本、拓展适度。巩固环节的“新闻发布会”活动妙趣横生。
梅悦开设Module 7, Unit 4 Word Power词汇课,节奏明快、激情四射。亮点是:(1)、让母语促进外语教学。以鲁迅关于路的名言开头,让学生朗诵与路有关的古诗和美国诗人为奥巴马就职所作的诗句,展示Daily Report,诗情画意。(2)、让教学评价推进活动。竞赛活动热烈、实在、有效。(3)、使用澳洲教学活动模式。创造性地开展“Tableau”(静态画面描述)活动。
英语教研组积极实践盛校长倡导的“课堂观察”教研新模式,组长肖长
2. 南京市艺术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3. 南京市物理教研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4.成功举办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5. 我校体育教研组接受南京市优秀教研组现场评审
6. 成功举办雨花区英语教研活动。
盛校长认为这节课展现了语言课的文史知识魅力和深度,并建议继续加大启发设问的力度,力争高效教学。教研组长肖老师说该课设计精致、设问简明、教学语言细致清爽。
(五)教科研动态:
1、编撰完成第15期《相约课堂》教学反思集
本学期开始,《相约课堂》教学反思集改用电子版,每期反思集编撰好后,都将上传到学校的OA平台“反思前行”栏目,可下载阅读。本期反思集收录了栾娟等20位教师的优秀反思,敬请我校各位教师阅读、指导!
2、编撰07-08年度优秀反思、案例集
整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是教科室一项很有成就感的工作。近二个月来,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第二缉《相约课堂—优秀教学反思、案例集》已进入送印阶段。本专缉集精选了第6期至第14期《相约课堂》反思集中的优秀反思,并收录了2007、2008两个年度的市、区、校级获奖案例。专缉中所有反思和案例均来自于我校教师的教学实践,切合我校的校情,希望老师们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3、编撰07-08年度优秀论文、个人课题集
实践也需理论的指导和研究的引领,我校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也颇有收获。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发表和获奖论文300余篇,35个市、区级个人课题成功立项。为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教科室优中选优,精心选取了81篇优秀发表和获奖论文以及10篇课题论文编印成缉,正在送印,期待您的阅读!
4、筹备第九届读书报告会
第九届读书报告会的主题是:我的教学主张。经过自愿报名和校长室的研究,本届读书报告会人选为:周茜、栾娟、张益红、高琴、邱荣、杨静。经过前期的交流和讨论,现在各位教师已确定报告的主题,部分教师已完成初稿,让我们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二、4月份主要工作:
1.
2.
3.
4.学业水平测试考务培训会。
5. 4月8-9日,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6.
7.
8.
9.
10.4月20—22日,组织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11.4月22-24日,高三二模。
12.4月23-24日,高二语数外南京市检测。
13.
14.4月底,完成高一选科分班工作。
15.4月,全面启动09级高一招生工作。
16.组织教学常规抽查。
17. 课题研究工作。
盛云生副校长对三月份教学工作点评:
第二期《教学工作简讯》向我们呈现了三月份的主要工作,仔细阅读,方知我们做了很多事,每一件事都要我们付出劳动、付出汗水,甚至心血,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处室、年级部、教研组的参与、配合和支持。因此,我要真诚表达我对处室、年级部、教研组的谢意和敬意。三月气候宜人、三月考试众多、三月是提升质量的黄金月份:高一年级完成了九门学科的阶段性检测,九门学科的备课组长为组织好这次检测发动备课组老师忙命题、忙调课、忙改卷、忙分析。其中生物组蒋勇老师的质量分析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坦率地说,我难得看到这样全面、细致、翔实、真实的分析报告,报告折射出蒋勇老师很高的业务水平和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这一点很值得大家学习;高二年级必修课老师全力以赴应对即将到来的学业水平考试,他们课时多、任务重、压力大,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年级部多次组织模拟考试,组织工作有序、到位,试卷批改及时、快捷,考试成绩在OA平台上上传迅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种明快的工作作风很值得大家学习;高三年级在三月份忙体检、忙一模、忙口语测试、忙质量分析、忙学生会、家长会,在高三管委会的领导下,每一项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充分体现了雨中高三人的拼搏精神,我们为高三老师而自豪,我们被高三精神所感动,我们预祝今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三月份,我们还举办了四次南京市教研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展示、都是一次宣传、都是一次提升,市教研员对活动的组织很满意、对活动的质量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在此,特别感谢肖长苏老师、韦伟老师、王波老师和任云老师,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荐读材料
何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课堂观察的意义何在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的专业品性: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在观察之后对被观察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而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宝贵资源;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比较有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它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规定性的任务,而是出于自愿和协商的专业学习活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而课堂观察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雨花台中学高中部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