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 5 期
(高中部)
一、工作回顾:
(一)常规与活动类:
1、6月5日,教师发展性评价手册定稿、印刷。
2、6月16日,组织了高一、高二学生问卷调查。
3、6月18日,组织召开了高一、高二年级月考质量分析会。
4、6月20日,组织参加在市国展中心的全市高中招生咨询大会。
5、6月21—23日,中考填报志愿期间,组织招生人员前往负责初中校进行进一步的宣传。
6、6月26—7月2日,组织高三年级第一阶段的志愿填报。
7、6月24日,完成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学校的申报工作。
8、6月30日,组织了部分在职教师的应聘试教工作。
9、在6月底落下帷幕的雨花台区中学生篮球赛中,我校高中篮球队荣获高中组冠军的优异成绩。
10、6月26日高一年级举行了“迎国庆60周年”学生演讲比赛。
(二)会议类:
全校:
1、6月2日下午,在第二会议室召开了2009年高考工作协调会议,各工作职能小组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盛云生副校长主持,穆耕森校长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今年的高考工作必须要全力以赴,万无一失,确保做到零失误、零事故、零投诉。随后,教务处孙进副主任解读了《考点工作安排》;紧接着各工作职能小组的负责人就工作安排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讨论与协调。本次会议明确了分工与职责,协调有序,为今年高考工作顺利圆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月6日上午8:00,全区09年高考考务培训会在我校和谐厅召开。区教育局副局长、雨花台中学校长、雨花台中学考点主任穆耕森、区教育局副局长管艳、区招办主任张红、雨花台中学副校长、考点副主任盛云生等领导及全体监考教师参加了会议。首先,穆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他从“将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才万无一失”三个方面强调了高考工作的思路,并提出了“提升认识,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全力以赴,万无一失”的工作要求。接着,由盛云生副校长、赵光辉主任等领导组织全体监考教师学习《监考员职责》、《考生守则》等有关材料。下午13:00,全体监考教师进行了培训测试,全体合格后分赴考场完成了布置考场工作。本次培训会组织严密,程序安排紧凑、培训效果优良,为高考工作顺利圆满的完成进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6月26日,召开高一、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命题教师会。
4、6月30日中午12:30,在第二会议室召开了教务处处务会,盛云生副校长出席会议,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首先,赵光辉副主任进行工作布置,特别强调了要做好学期结束常规工作和学期部门岗位考核工作。最后盛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教务处的学期结束工作核心之一就是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严格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
高一年级部:
1、6月19日中午12:30,高一年级部在学校二楼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本年级分班后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盛云生副校长、赵光辉主任、邱荣主任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赵光辉主任主持。
首先年级部王波副主任代表高一管理委员会从班级均分和分班前后分数段这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本次月考情况,提醒各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紧接着,盛云生副校长对最近进行的问卷调查做了反馈,表示总体情况优秀,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制定复习迎考计划,希望教师在学期结束时能按时上交资料。
2、每周三中午定期召开年级部管委会和班主任会。
高二年级部:
1、为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月25日下午,高二年级部“迎国庆60周年”演讲选拔赛在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张鹏丽副校长、高二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曹金萍老师、卞明老师等出席了比赛并担任评委。本次比赛共有26名选手参加。比赛中,选手们各个激情昂扬,各展风采,实力不凡,尽情抒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充分表达了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不时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本次选拔赛评选出的前十五名同学将代表高二年级部参加学校的演讲总决赛。
2、每周三中午定期召开年级部管委会和班主任会。
高三年级部:
1、6月1日中午,召开了高三班主任高考送考会议。
2、6月2—9日,组织安排全体高三教师在校答疑、辅导,为高三学生最后的冲刺再助一臂之力。
3、6月15日上午9点,“纯真年华--2009届高三毕业典礼”在学术会堂隆重举行。高三全体毕业生和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毕业典礼,区教育局副局长、雨花台中学校长穆耕森、党委书记侯唯华、朱淮源副校长、盛云生副校长、张鹏丽副校长、季正副校长、冯志强副校长、高三年级主任瞿田东应邀出席了盛典,典礼由我校团委书记韦伟主持。
毕业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首先由穆校长致毕业贺词,穆校长意味深长、热情洋溢的话语鼓励学子们走向更高的目标,并对即将离开校园的学子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祝福。教师代表吴永红老师、学生代表孙海伦同学及家长代表分别发言,表达心声。接着由穆校长亲自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在学生主持的环节,校园生活回顾仿佛又把他们拉回到了三年前,互动游戏和精彩的歌舞表演更是把现场气氛带入了高潮。高三的全体同学还向母校捐赠了一颗树,他们希望母校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老师桃李满天下。最后学生代表为校领导、全体高三老师和家长献花,欢笑、泪水……千言万语,深情厚意,荡漾在礼堂内,浓缩在歌声中,2009届高三毕业典礼在《腾飞的梦——雨花台中学校歌》激昂的旋律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就在同学们退场时,惊喜地发现校长和全体高三老师竟在炎炎烈日下等候他们,为他们送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难以用言语表达。
(三)考试类:
1、5月底—6月初,组织高三各学科三模考试。
2、6月7—9日,组织2009年高考工作,经过全体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今年的高考考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3、6月12日—13日,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部月考。
(四)教研组活动:
高考结束后不久,组织了各高中教研组开展了对2009年高考试卷研究。要求我校所有高中教师对今年高考试卷(不仅仅局限于江苏地区的试卷,可包括全国、山东、广东、上海等地)进行认真、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要求如下:
1、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在6月17日以前必须在校园网OA平台“共话教学”栏目发表至少一篇相关文章。
2、备课组长在6月17日以前要组织一次以分析和研究09年高考试卷为主题的备课组活动,并进行认真、详实的记录。
3、欢迎并建议所有高中任课教师就09年本学科的高考试卷、试题在校园网OA平台“共话教学”栏目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也可就别人的文章进行评论;提倡教师撰写相关论文。
开展对高考试卷、试题的研究,是指导我们教学理念与实践和提升我们教学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绝大多数教研组、备课组都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活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教研组都在规定时间内在OA平台“共话教学”栏目发表了相关文章,梅岚、张益红、张居强、李华清、王波、孙进等老师积极参与。地理、化学两门学科在规定时间之后发表了相关文章,但到目前为止,仍有生物、政治教研组没有在“共话教学”栏目发表文章,特此提醒。
(五)教科研动态:
1、“1212”读书俱乐部开展《“新”诗歌诵读比赛》
2009年6月3日下午,在工会活动室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诗歌诵读比赛。整个活动围绕“三新——新文化、新中国、新南京”展开,六个年级部的青年教师精心编排了六个节目进行了激烈的PK,侯唯华书记、 张鹏丽副校长、夏晏娟老师也友情出演了三个精彩的节目,整个活动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活动由“1212”读书俱乐部顾淋丽、谢天、方云策划组织,韦伟、陈金秀、刘梅任评委,穆耕森校长、侯唯华书记、周茜副校长 张鹏丽副校长全程参加了活动。
2、青研会初中第一分会开展粉笔字大赛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带动起青年教师练好粉笔字,提高教学板书质量,更好发挥教师的板书示范功能,青研会初中部第一分会6月11日开展了粉笔字大赛活动。有五位教师获一等奖,十位教师获二等奖,二十位教师获三等奖。
3、我校获个人课题优秀学校
6月20日上午,由市教科所主办的“南京市第四期个人课题申报培训大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全市700余位教师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如期而至。培训大会持续近三个小时,由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主持,内容分三部分:优秀个人课题单位和个人经验介绍、优秀个人课题学校表彰、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导讲座。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发言让听者一致认为:实用有效、受益匪浅。本次大会,我校光荣获得南京市“个人课题”优秀学校称号,我校优雅舒适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也让所有参会教师赞不绝口。
4、青研会召开分管领导和召集人会议
6月24日中午,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本学期青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各分会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陈金秀老师对“2008-2009学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如何填写进行了布置。
二、7月份主要工作:
1、学期结束教学常规检查:
7月10日中午,组织高一、高二教案、作业检查。
2、期末考试:
(1)7月7—9日,组织高一、高二期末考试。
(2)7月11日,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高一、高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
3、高一招生工作
(1)7月4日,09年高一招生扩招工作开始。
(2)7月13日,09年高一招生录取结束,排定09级高一新生教育日程安排。
(3)7月16日,发放09级高一录取通知书。
(4)7月22日,召开09级高一家长会。
(5)8月19日—27日,组织高一新生军训及衔接教育。
4、7月3日,下发上交材料清单。
5、7月12日,高一、高二完成《青春证明》的填写,发学生成绩报告单。
6、7月28日—8月2日,高三第二阶段填报志愿。
7、7月27日—8月4日,美欧夏令营。
8、8月25日—26日,新老高三教师交流研讨会
9、举办各类研讨会
10、南京市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价的材料准备工作。
11、教师的分工、人事调整。
盛云生副校长对6月份教学工作点评:
6月份高中部教学工作紧张、繁忙、有序、高效。除教学常规工作外,主要工作有三项:
一是高中优化生源工作。这项工作,从时间上来说,周期长、跨度大;从工作对象上来说,人员多、范围广;从工作任务上来说,形势严、压力大。我们考虑谋划周密,分工安排完善,布置督促到位,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协商、调整,全体招生人员更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全力以赴、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年的高中招生形势良好,出色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使我校生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优化。在此,我要真诚感谢参与招生工作的所有领导和老师,你们为学校的优化生源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高考工作。今年的高考考务工作和往年相比,做得更细、做得更实,从考前的思考筹备、考务培训会议安排到考试过程中相关事务的处理解决,都力求严谨、细致、周密、务实,确保万无一失,在全体考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使得今年的高考工作真正做到了零失误、零事故、零投诉,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是高三年级第一阶段的志愿填报工作。这是一项十分复杂,填报类别多,时间节点多,注意事项多,在教务处、信息处和高三年级年级部主任、班主任的通力合作之下,本项工作已顺利、圆满的完成。在此,我也对教务处、信息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和高三年级年级部主任、班主任表示感谢。
荐读材料:
课后会议着重要解决哪些问题
课后会议着重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1)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被观察者围绕着每个学习目标,就自己所看到的现象逐一分析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时应基于学生的表现,基于证据说明。(2)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行为有以下几种: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讨论、动手制作、实验、看听视频录像等;讲解;对话,如提问、理答等;学习指导,如指导文本的阅读,指导图形的阅读,指导书面和口头表达等;以及资源利用。被观察者最好以教学环节为主线,围绕上述几种主要教学行为逐次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自己采用了哪些教学行为,这些行为对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了什么作用,自己做出判断。(3)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这个问题实质是谈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偏离教学预设,按照课堂生成的资源改变既定的教学程序、教学策略甚至教学内容,是常常出现的,被观察者有必要向观察者说明改变的原因。
二是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由于课后会议时间有限,这个阶段应遵循四个原则。一要简明,观察者的报告应有全景式说明,但应杜绝漫谈式发言,应抓住核心说明几个主要的结论。二要有证据,观察者发言必须立足于观察到的证据,再作必要的推论,杜绝即席式发挥。三要有回应,被观察者与观察者,或观察者与观察者间的必要回应是必需的。四要避免重复,各观察者的发言要避免重复性的阐述。
三是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结论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成功之处,即本课中值得肯定的做法;二是个人特色,即基于被观察者本人的实际情况,挖掘个人特色,逐步澄清该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是存在问题,即根据本课的主要问题,基于被观察者的特征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出几点明确的改进建议。然后,如有可能,再进行跟踪递进式观察。 (沈毅、林荣凑)
课堂观察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课堂观察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资料本身的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前者指观察者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观察;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具体的观察工具,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后者指观察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材料,资料收集的规则是灵活的,是基于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并通过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文字记录现场感受和领悟。
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课堂的关系,可以分为自我的课堂观察和对他人的课堂观察。在自我的课堂观察中,观察者即上课的教师。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的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应等学习性行为表现,以及有关学生穿着、仪容、携带的物品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在对他人的课堂观察中,观察者主要观察他人的课程资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和学生学习的情感表现、认知程度以及目标达成程度以及课堂文化等。
根据观察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前者指将观察的目标和重点分配到多个人,每一个观察者负责同一量表的某一或某几部分;也可以把观察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或几项观察项目,由大家合作完成对一个课堂的观察活动。后者是指观察者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对观察项目或主题的课堂观察。
根据对观察对象或内容的选择来分,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前者指观察者选定一位或几位学生或选定一个观察点进行集中观察,对其他学生和目标则不做观察。后者指观察者在课堂观察时,无固定观察对象和目标,整个课堂中的人和事都可能成为观察者的观察对象和目标。
根据观察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诊断性观察(帮助上课人发现问题)指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提炼性观察(帮助上课人形成风格)指通过观察,提炼出被观察者课堂教学的风格和特色。专题性观察(从某个专题展开观察)指为了研究某一或某些课题,而进行的课堂观察,也可成为主题式观察。
实际上,很多课堂观察的分类都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往往是交叉、重叠的,同一个具体的观察活动也可以包含多种观察类型、具有多重属性。因此,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课堂观察,教师应灵活对待、综合运用。 (周文叶、杨璐)
雨花台中学高中部教务处
2009年7月1日